News

首个省级元宇宙应用场景 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记者1月7日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元宇宙应用场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日在南宁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获批的以元宇宙应用场景创新为目标的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中心由广西数科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根据元宇宙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需要,中心下设了元宇宙应用场景研究、元宇宙技术集成创新、元宇宙内容生产、元宇宙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元宇宙空间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基础服务能力(含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服务)、元宇宙伦理研究和元宇宙哲学研究等8个分中心。   “中心将积极对接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挖掘应用场景资源,通过应用场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破解元宇宙产业落地难、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难题,以应用场景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中心主任蒋明介绍,“中心虽然设立在广西,但我们更希望立足广西、拥抱全国。我们热诚欢迎全国元宇宙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专家、技术专家和投融资专家,共同开展元宇宙应用场景创新研究。”   记者了解到,中心筹备期间,广西数科院因地制宜推出了以“茶噶姐姐”数字人、社保大模型“小桂”为典型代表的特色成果,服务于民生和产业领域。其中,作为灌阳油茶的形象代言人,以瑶族盛装女性为原型设计的“茶噶姐姐”数字人形象逼真,能说会道且能歌善舞。这一数字人的运用,极大提升了灌阳油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后我们将发挥广西文旅和职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典型应用场景,促进高水平招商和引资引智聚才。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创意、创作、创新、创造、创业‘五创协同使能’,以及数字资源融通、产业链融合、多产业融合联动的‘产业数字新通道’。”蒋明表示。(记者刘昊 通讯员王源林) 转载自: http://www.news.cn/tech/20240109/c6ec1d0ea8a0433fabfc61f303732025/c.html

第七屆《Hit AI & Blockchain》高峰會 隆重登場

比特幣重返4.5萬美元行情 如何掌握新年牛市走勢? 比特幣開年重返4.5萬美元行情,帶動整體加密貨幣市值突破1.7兆美元,加上SOL與ETH等主流加密貨幣也有明顯漲勢,展望2024年會是大牛市或小牛市呢?回顧2021-2023年,受到FTX交易所停運打擊後,加密貨幣遭遇了如同雲霄飛車般的高低起伏,區塊鏈整體產業又再次上沖下洗,一年牛市加上一年熊市,確實讓很多新進的從業者與投資人無所適從,但這早已是區塊鏈產業的「新常態」。 常有激情演出的比特幣行情,在2021年11月創下68990美元歷史新高後,在2022年遭遇大熊市,一度慘跌到15782美元低點,造成加密貨幣整體市值直接少了三分之二,失守一兆美元大關。不過,在美國證監會即將完成比特幣ETF審查,銘文等區塊鏈新應用熱潮來臨,以及幣安交易所對洗錢認罪利空出盡後,比特幣在2023年第四季上漲56%,帶動整體加密貨幣行情明顯回溫。 關鍵在於,新常態之後,緊接而來的是「新秩序」!各國政府對於中心化交易所與穩定幣的加強監管,都會讓整體產業環境與發展,不再放牛吃草。尤其新的亮點賽道Web3已經成型,搭配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治理、網路行為自主性、區塊鏈資安等議題都已浮上檯面,台灣不論是政府或民間,都必須未雨綢繆,才能與時俱進。 香港證監會下架JPEX交易所並詳列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清單,台灣金管會從去年九月起成為中心化交易所與場外幣商的主管機關,都是「他律」的實際例證。 至於「自律」,台灣的VASP公會正在積極籌備的階段,本土各大交易所的KYC與AML機制也越來越完善,並在投資人的資產保護上,有諸多正面作為。因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去年加密貨幣行情低迷,當然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人進場佈局,但是炒幣致富與「to the moon」已成天方夜譚,虛擬資產如今必須更重視合法合規與穩健策略。 關鍵在於,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是否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仍然是台灣護國群山產業發展的主要焦點。為了探討台灣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產業發展方向,第七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將在2月6日於台北喜來登大飯店福廳舉辦,持續更新中的議程與貴賓講者安排,請參考峰會報名官網。 賴清德副總統蒞臨第三屆與第四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圖/主辦單位提供 轉載自: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103700879-431202  

世界最大印钞厂面临破产,国家外包印钞是门怎样的生意?

世界最大印钞厂面临破产,国家外包印钞是门怎样的生意?   英国德拉鲁公司(De La Rue)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印钞公司已有198年历史,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英国央行印制钞票,并和全球140个央行签订协议,印制全球约1/3的钞票。 投资研究公司爱迪生集团的调查显示,目前流通的所有纸币中,36%的图案是由德拉鲁设计的。另外,德拉鲁还为40个国家印制护照。   BBC报道称,如果把德拉鲁每周印刷的钞票叠成一座高塔,高度将是珠穆朗玛峰的2倍。   德拉鲁近日发布了一则破产警告:公司未来前景面临“重大疑问”,如果重整计划失败,将会破产。   是什么让这个经历了近200年风风雨雨的印钞巨头来到生死存亡的时刻?   “祸不单行”   德拉鲁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印钞公司,它的业务还包括防伪印刷、造纸和现金处理,总部设在英国汉普郡的贝辛斯托克,还在多地设有工厂。   最近2年,德拉鲁每况愈下,今年已经发布了2次营收危机警告。截至今年9月28日,德拉鲁的净负债已经增加至1.707亿英镑。次月,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创下20年来新低。   而对德拉鲁来说,丢失一笔大单更是“雪上加霜”。   据彭博社报道,德拉鲁过去一直与英国政府合作,印制英国护照。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过后,政府于2017年12月就宣布,正式“脱欧”后将停发带有欧盟标志的酒红色护照,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深蓝色护照。   英国人万万没想到,“脱欧”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但是今年4月,新版护照就已经开始启用了。英国内政部表示,新旧两个版本现在都有效。   英国发放的新护照并不是由德拉鲁印制的,而是由他们的对手法国公司Gemalto印制。丢失了这个4亿英镑的大单,令德拉鲁陷入绝望。   除此之外,委内瑞拉的印钞业务一直外包给德拉鲁公司,然而委内瑞拉遭遇经济危机后,央行无法向德拉鲁支付印钞款项,因此德拉鲁至少损失1800万英镑。   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称,支付方式的变革也是给德拉鲁造成打击的一大原因,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源投入到数字支付方面。瑞典、芬兰、新加坡、印度等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行“无现金社会”的建设。   不过爱迪生集团指出,目前全球流通的钞票仍然以3%至4%的速度增长,无现金支付算不上是打击德拉鲁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几年中,德拉鲁在印刷聚合物钞票上投入巨资,也有人称之为“塑料钞票”,相较传统纸钞,它更难伪造,也更加清洁。   今年10月,德拉鲁刚换了CEO,克莱夫·瓦歇尔(Clive Vacher)一上任就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他表示,已经在研究“紧急措施”,并且正在审查公司内部业务以削减成本。他们将会在下个季度提交全面的战略评估报告,以应对不断恶化的业绩。   国家外包印钞有风险   BBC报道,许多专业化大公司承接一些国家的印钞业务,这些印钞商大多数在欧洲和北美。当然,德拉鲁是领头羊,另外还有德国捷德集团、加拿大印钞有限公司以及瑞典的Crane。   对于小国家来说,印钞是件耗资昂贵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而且,一些小国的钞票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外包印钞业务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例如,只有60万人口的索罗门群岛就委托德拉鲁印钞,马其顿共和国同样也是德拉鲁的客户。   但是,国家外包印钞业务显然存在风险,尤其是国家安全方面的。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英国政府扣留了18.6亿利比亚第纳尔,其中一部分就是由德拉鲁公司印刷的。此举造成利比亚国内出现钞票紧缺的危机。   此外,如果印钞公司私自加印一国钞票,将有可能造成该国通货膨胀。   不过,国际货币协会表示,大部分国家都在国内进行钞票印刷,只有少数国家印钞业务部分外包给海外公司,风险并不会太大。目前,还没有国际机构监管货币的生产。 转载自: https://www.jwview.com/jingwei/html/12-10/278376.shtml

華推動國際化 有望挑戰美霸

中國料可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地位驟降 支付工具創新 數碼人幣領先 中國經濟危機困擾全球,不斷收緊對華技術封鎖的美國卻似乎能夠在經濟「軟着陸」的情況下控制通脹,反觀中國股市表現去年明顯跑輸。不過,瑞銀財富管理從美元地位下降,以及支付工具創新、央行數碼貨幣(CBDC)發展領先全球角度,不排除中國他日能夠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權力遊戲中與美國分庭抗禮。 華府財金官員過去應對關於美元霸權地位可能不保的措詞通常有「制度優越」。瑞銀財富管理投資主管基爾(Barry Gill)不否認,現時美元地位優於人民幣的背後包括美國有透明的司法制度、尊重外國投資者的權益,但人民幣可以從其他途徑挑戰。 瑞銀撐買華國債降風險 他指,一隻貨幣要成為儲備貨幣,歸根究柢還是看能否為持有者儲存價值、方便他們支付,亦即經濟學原理的貨幣基本用途。即使美元的價值尚算穩定,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優勢就不是那麼固若金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走出國門,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而且數碼人民幣較其他CBDC領先,這種先發優勢有望讓中國得以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更重要的是,現在美國應對地緣政治衝突的首選方式,就是把與其對立的國家踢出美元體系,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 一個經濟體持有某隻外幣與否的考慮條件之一是該貨幣有沒有豐富的增值工具,如美元有流動性充沛、可「躺平」收息的美國國債,以及競爭力強勁的美國企業所發行的股票。中資股暫時處於捱打狀態,但基爾指出,中國國債能為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因為中國通脹低、經濟增長依然穩健,並且在西方全速收水期間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國債的走勢與美債之關連度愈來愈低。 基爾又引用歷史︰「一隻貨幣不復存在原因只有一個─政府無法抵禦印錢的誘惑」。事實上,華府債務可持續性持續惹憂。儘管美國兩黨日前就聯邦政府預算達成初步協議,財長耶倫仍不敢斷言政府本月底會否停擺。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則估計,聯邦政府於9月底止本財政年度的淨發債額高達1.6萬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下財年會正式破頂。 美財赤佔GDP恐衝上8% 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稱,不論誰入主白宮都會大舉花錢,「美國早晚出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估計,2022年美國財赤不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未來4年卻會在6.5至8%徘徊,利息支出也會在2028年前升至GDP的4.5%。 美進口來源 內地落第二 與此同時,中美經貿逐漸脫鈎之勢甚為明顯。剛出爐的去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為632.07億美元,按年縮0.95%,主要是服務順差擴大,抵銷貨物逆差擴大的影響;同月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215.91億美元,按年微升1.36%,但首11個月累計按年縮28.39%至2,573.38億美元,中國貨首11個月在美國進口金額的份額更按年下跌2.83個百分點至只有13.85%,不再是最大來源國,地位由墨西哥取代,比率按年升1.48個百分點至15.47%。 轉載自: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110-0110_00202_001/

Powell says Fed not “remotely close” to a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By Pete Schroeder WASHINGTON, March 7 (Reuters) –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Jerome Powell significantly downplay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entral bank issuing its own digital currency, and said if it ever came to pass, the government would play a limited role. Testifying before Congress Thursday, Powell said policymakers were “nowhere near” taking action on adopting such …

Powell says Fed not “remotely close” to a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Read More »

金融科技公司开发应用 培养小朋友理财思维与技能

两名同样重视社会价值的年轻人,共同创办了一家金融科技起步公司,希望把新的理财工具介绍给本地家长,以帮助八岁至18岁的新一代及早掌握无现金时代的财务技能。 他们是Get Holdings公司创办人梁浩宇(28岁)和联合创办人吕骊然(28岁)。两人深信公司的金融科技产品——结合电子钱包服务的工具和应用(App),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接收、支出和储蓄”的实践中学习理财技能。以新加坡为据点,打下基础后,他们有意放眼区域市场。 梁浩宇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六年前在澳大利亚念大学时,他是企业家学会的创会会长,当时大学社团的电子收费方式完全不存在,因此他开展一个项目来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后来使用者越来越多,他便萌生把这个应用商业化的想法。 他说:“我父亲是个企业家,我从小便耳濡目染。父亲还会和孩子们讨论公司产品的设计,我从中了解到产品对社会的作用。”梁浩宇创办Get公司,便是意识到这个产品能够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三年半前梁浩宇认识了吕骊然,知道她在帮一些客户管理亚洲增长策略,以及她之前在英国大学毕业,了解英国数码银行的发展。他后来开始和吕骊然讨论一些如何提升银行体验的想法。 吕骊然说:“他(梁浩宇)也和我讨论塑造Get品牌的事,因为我曾经和几家起步公司合作过。” 和梁浩宇一样,吕骊然说:“社会价值对我来说很重要。在创办Get之前,我是社团组织Women Unbounded创始成员之一。这个在新加坡发起的社团,目前全球会员数以万计。” 本地用户有1万5000名 梁浩宇说:“Get是创办人个人使命的延伸,旨在更好地教育年轻人如何理财。在无现金社会,我们需要新的理财方法。因此我们为八岁至18岁的孩子创造了这些工具和应用,让他们从小开始学习理财。” 在受访时,他们的公司正准备进行新一轮集资,这次可能筹几百万元来扩充业务。 对于这个不太高的集资额目标,梁浩宇解释说:“我们争取顾客的行销费不高,主要是口碑行销。家长用户的反应很好,因此口口相传。”这与许多科技起步公司“烧钱”以期快速争取用户的做法不同。 梁浩宇说,在过去23个月,拥有Get户头的孩童数量每周增加8%,目前在新加坡已达到1万5000名孩童。 他说:“我们希望到2025年底时,在新加坡达到10万个孩子的目标,这是我们要尽快达成的第一个里程碑。最终目标是100万个孩子。” 如果实现10万名孩童的目标,就能够为公司创造一年600万元的会员费收入。一名孩童户头每年收取60元会员费。 孩子储蓄家长给“利息” 小心思灌输利滚利概念 对于收费高过信用卡年费,梁浩宇胸有成竹地说:“家长只要一算,就知道这很值得。在新加坡养一个孩子平均每年要花2万4000元,和这费用相比,60元的年费根本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理财技能,养成好习惯受益一生。” 他透露,家长不久后将能够设定要给孩子的储蓄“利率”,以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帮助孩子学习复利率(俗称“利滚利”)的概念。 家长为孩子开设Get户头,孩子手机下载Get的App后便可用这个App来付款(Visa、Nets、PayNow、SimplyGo),家长和孩子都能在手机App查看消费细节,孩子因此学习预算和良好的消费行为。家长可以设定给不同孩子不同数额的零用钱,当然也可以用财路(Giro)给零用钱。 他说,公司也提供Get Visa卡,同样是电子钱包,没有手机的孩子用卡也能付车资或买东西。家长同样可以在手机查看到孩子消费了什么。 吕骊然补充说:“孩子只能花电子钱包里的钱,不能借贷。家长还可以设定孩子的开销限额,并禁止孩子在某家商店买东西。” 梁浩宇强调说,Get户头的默认设置是禁止孩子在“18岁以上”店面消费。Get的名单中有3万5000个商家,家长可以选择阻挡孩子在一些商店购买东西。 但他说:“我们不想成为一家银行。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和银行合作,帮助银行提供理财教育工具给顾客。” 转载自: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31221-1455642 (10/05/2024)

【付款智慧】2024跨境支付三大趨勢 轉賬應如發電郵般簡捷

▲ 2024跨境支付三大趨勢 轉賬應如發電郵般簡捷 2023年是香港國際支付市場興盛的一年。隨著年初的經濟復甦和全面通關,全球經濟重拾增長動力,進而大幅推動跨境支付的需求。在日益頻繁的交易活動中,香港消費者和企業深感跨境支付過程冗長、昂貴且困難重重。不少金融服務業者著力重塑整體的支付體驗,為跨境支付生態帶來革新浪潮。 展望2024年,金融服務業、商界和市民大眾可以留意三大發展趨勢,把握跨境支付領域的創新機遇,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同時開拓更多商機: 1)銀行和Fintech公司合作 金融科技公司通常擅長於特定領域,依靠強大而專門的創新和科技能力,較能聚焦較易被忽略的客戶痛點,並在短時間內建構高質素的解決方案。銀行擁有相對龐大的用戶群和廣泛的業務,難以同時掌握所有領域的最尖端的技術,僅能重點發展數項核心業務。銀行若能在非核心業務與行業頂尖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運用尖端技術服務客戶,同時在多個領域同時為客戶提供流暢的體驗,自然能提高用戶忠誠度。金融科技公司亦能透過銀行拓展客戶群,擴張商業規模。 全球化趨勢下,跨境支付的需求隨著國際貿易發展蓬勃而水漲船高、商機處處。對一般消費者和廣大商戶而言,大部份交易屬本地性質,傳統銀行較能滿足需求。儘管跨境交易比例較少,客戶仍期待享受與本地交易相若的便捷體驗,而一般銀行難以面面俱到。根據去年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本港企業有意於未來三年內進行跨境業務拓展,勢必帶動與國際供應商和客戶的互動,進一步創造更多跨境交易需求。跨境交易市場廣闊,而一般銀行未必能完全覆蓋,這就是金融服務公司的機遇所在。 龐大的機遇下,今年具前瞻性的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應能洞察跨境交易龐大的發展潛力,更積極探討協作機會。作為跨境支付尖端公司,Wise在全球與超過70間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合作,今年亦會開拓更多夥伴。在香港,Wise已與ZA Bank(眾安銀行)合作,共同為ZA Bank客戶帶來快捷、便宜和透明的跨境支付新體驗。 2)費用、到賬期更透明 用戶在逐漸熟悉跨境支付後,對匯率差價、隱藏費用等變相加價技倆反感日增。SWIFT的調查顯示,跨境交易的透明度是用戶的首要考量之一。七成消費者及中小企受訪者表示,若發現被收取隱藏費用,他們便不會再使用該跨境支付機構。他們更欣賞金融機構誠實披露跨境支付所需費用,且更願意重用可信賴的機構。 跨境付款另一市場痛點,在於不知道款項何時能到賬,以及收款方實際獲得的外幣金額。對需要跨境支付供應商的商戶來說,準時快速到賬非常重要。不清晰和難以預測的到賬期會為商戶帶來眾多業務、財務和信譽風險。相反,準時付款更有可能獲得供應商提供優惠價格、優質原材料等好處,收款方亦可減少追查款項等行政工作。 讓用戶了解交易詳情,是提供良好用戶體驗的的關鍵,也是維持客戶忠誠和品碑口碑的秘訣。踏入2024年,更多跨境支付機構將進一步向客戶披露交易詳情,包括費用和收款人實得金額等資訊,讓用戶安心款項能如期、如數到賬。 3)體驗更順暢簡便  貼近本地交易 隨著FPS和各種支付工具普及,香港用戶的本地付款甚為順暢、簡便且近乎免費,而他們逐漸以同樣標準要求跨境付款。不少用戶期待在與本地交易相同的平台且相似界面下,完成跨境交易的付款、追蹤和紀錄,並認為速度、費用和透明度應與本地交易相差無幾。 客戶對於跨境交易體驗與本地交易的期望相同,這無疑為為銀行帶來營運和技術上的挑戰,但這也是銀行突圍而出的機會。若銀行懂得借助其科技力量,例如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供如同本地交易一樣的跨境支付體驗並非遙不可及。 2022年末起,ZA Bank借助Wise Platform的科技,為香港用戶提供便宜、快捷和透明的海外匯款服務。一年過去,他們已客戶節省超過數百萬港元的費用,而當中九成以上的海外匯款更可於一日內到賬。 踏入2024年,我們可以期待更多銀行意識到用戶要求跨境支付與本地支付同樣便利流暢,從而進一步簡化跨境支付的流程,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銀行可以自行改善現有系統或建設新系統,但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更具效益。這考驗銀行能否理解跨境支付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進一步開放合作的智慧。 跨境付款應如發電郵般簡捷 Wise一直認為,跨境支付應如發送電郵般簡單快捷。這意味著即時、便捷、低成本及操作簡單的跨境支付體驗。從用戶角度出發,處理跨境支付最方便的渠道,就是他們日常管理財務的平台,而這通常是銀行賬戶。 展望2024,跨境支付業界可著手改進的領域甚多,其中之一就是讓更多銀行賬戶以外的平台能夠管理跨境支付。舉例而言,商戶可透過會計軟件繳付國際賬單,一般消費者亦可通過不同的即時通訊軟件轉賬予海外親友。未來,Wise將繼續促進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和企業的合作,讓即時跨境轉賬成為行業標準,使其速度快、成本低且簡單如同本地交易。 【關於作者】陳佩芬 (Angel Chan) 在Wise負責拓展香港及亞太區的業務。在加入Wise之前,她在多家國際銀行及金融監管機構推動科技創新和數碼轉型工作多年。 轉載自: 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3683081/%E3%80%90%E4%BB%98%E6%AC%BE%E6%99%BA%E6%85%A7%E3%80%912024%E8%B7%A8%E5%A2%83%E6%94%AF%E4%BB%98%E4%B8%89%E5%A4%A7%E8%B6%A8%E5%8B%A2%E3%80%80%E8%BD%89%E8%B3%AC%E6%87%89%E5%A6%82%E7%99%BC%E9%9B%BB%E9%83%B5%E8%88%AC%E7%B0%A1%E6%8D%B7?mtc=b0004 (10/05/2024)

A digital euro: gauging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tepped up their efforts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ir own digital currencies (known as CBDCs),[1] an electronic equivalent to cash. New technologies in retail payments (e.g. mobile payments, digital wallets and the potential future deployment of crypto-asset payments) and changes in people’s payment habits have fuelled the interest of central banks …

A digital euro: gauging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Read More »

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手机银行逐渐从“工具”进化为“生活伙伴”

11月30日,在“2023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年度活动”上,《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副总经理张野介绍道,报告涵盖过去一年银行业各类型机构相关业务的客观数据,涉及零售和企业数字金融用户行为态度等综合体系调研,以及对各类数字金融热点的专题研究。 报告显示,零售数字金融用户规模增长放缓,渠道选择更有倾向性、更集中化。随着数智化转型向纵深推进,新客增速见顶,用户运营成为最核心的存量增长手段。调研数据显示,网上银行用户比例较去年均有所下降,手机银行则持平。 从渠道重合度来看,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具有高度互补性,同时用户也逐渐形成了以手机银行为主、其他渠道为辅的使用习惯。2023年各渠道重合度较去年均有所降低,用户在渠道选择上呈现集中趋势。 其中,操作简捷成为重要属性,手机银行逐渐从“工具” 进化为“生活伙伴”。同时,安全性仍是用户关注的第一焦点,其次更加注重交互体验。目前以传统安全认证方式为主,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主流。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方面,报告称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将发力在“精、敏、稳、融”四大方面,以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此外,报告还为银行数字化提供了转型建议,以数字安全为基础,六化为策略,转变经营思维,以端、场景、云、平台、生态、AI、数据七大核心用户服务要素为抓手,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据悉,《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由“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联合百余家成员银行共同发起,是国内有关银行数字金融发展的权威调查报告之一,为银行从业者、机构决策者把脉数字化转型全息态势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转载自: 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4Fa776CjBzO (02/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