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24, 2024

世界最大印钞厂面临破产,国家外包印钞是门怎样的生意?

世界最大印钞厂面临破产,国家外包印钞是门怎样的生意?   英国德拉鲁公司(De La Rue)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印钞公司已有198年历史,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英国央行印制钞票,并和全球140个央行签订协议,印制全球约1/3的钞票。 投资研究公司爱迪生集团的调查显示,目前流通的所有纸币中,36%的图案是由德拉鲁设计的。另外,德拉鲁还为40个国家印制护照。   BBC报道称,如果把德拉鲁每周印刷的钞票叠成一座高塔,高度将是珠穆朗玛峰的2倍。   德拉鲁近日发布了一则破产警告:公司未来前景面临“重大疑问”,如果重整计划失败,将会破产。   是什么让这个经历了近200年风风雨雨的印钞巨头来到生死存亡的时刻?   “祸不单行”   德拉鲁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印钞公司,它的业务还包括防伪印刷、造纸和现金处理,总部设在英国汉普郡的贝辛斯托克,还在多地设有工厂。   最近2年,德拉鲁每况愈下,今年已经发布了2次营收危机警告。截至今年9月28日,德拉鲁的净负债已经增加至1.707亿英镑。次月,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创下20年来新低。   而对德拉鲁来说,丢失一笔大单更是“雪上加霜”。   据彭博社报道,德拉鲁过去一直与英国政府合作,印制英国护照。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过后,政府于2017年12月就宣布,正式“脱欧”后将停发带有欧盟标志的酒红色护照,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深蓝色护照。   英国人万万没想到,“脱欧”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但是今年4月,新版护照就已经开始启用了。英国内政部表示,新旧两个版本现在都有效。   英国发放的新护照并不是由德拉鲁印制的,而是由他们的对手法国公司Gemalto印制。丢失了这个4亿英镑的大单,令德拉鲁陷入绝望。   除此之外,委内瑞拉的印钞业务一直外包给德拉鲁公司,然而委内瑞拉遭遇经济危机后,央行无法向德拉鲁支付印钞款项,因此德拉鲁至少损失1800万英镑。   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称,支付方式的变革也是给德拉鲁造成打击的一大原因,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源投入到数字支付方面。瑞典、芬兰、新加坡、印度等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行“无现金社会”的建设。   不过爱迪生集团指出,目前全球流通的钞票仍然以3%至4%的速度增长,无现金支付算不上是打击德拉鲁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几年中,德拉鲁在印刷聚合物钞票上投入巨资,也有人称之为“塑料钞票”,相较传统纸钞,它更难伪造,也更加清洁。   今年10月,德拉鲁刚换了CEO,克莱夫·瓦歇尔(Clive Vacher)一上任就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他表示,已经在研究“紧急措施”,并且正在审查公司内部业务以削减成本。他们将会在下个季度提交全面的战略评估报告,以应对不断恶化的业绩。   国家外包印钞有风险   BBC报道,许多专业化大公司承接一些国家的印钞业务,这些印钞商大多数在欧洲和北美。当然,德拉鲁是领头羊,另外还有德国捷德集团、加拿大印钞有限公司以及瑞典的Crane。   对于小国家来说,印钞是件耗资昂贵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而且,一些小国的钞票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外包印钞业务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例如,只有60万人口的索罗门群岛就委托德拉鲁印钞,马其顿共和国同样也是德拉鲁的客户。   但是,国家外包印钞业务显然存在风险,尤其是国家安全方面的。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英国政府扣留了18.6亿利比亚第纳尔,其中一部分就是由德拉鲁公司印刷的。此举造成利比亚国内出现钞票紧缺的危机。   此外,如果印钞公司私自加印一国钞票,将有可能造成该国通货膨胀。   不过,国际货币协会表示,大部分国家都在国内进行钞票印刷,只有少数国家印钞业务部分外包给海外公司,风险并不会太大。目前,还没有国际机构监管货币的生产。 转载自: https://www.jwview.com/jingwei/html/12-10/278376.shtml

華推動國際化 有望挑戰美霸

中國料可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地位驟降 支付工具創新 數碼人幣領先 中國經濟危機困擾全球,不斷收緊對華技術封鎖的美國卻似乎能夠在經濟「軟着陸」的情況下控制通脹,反觀中國股市表現去年明顯跑輸。不過,瑞銀財富管理從美元地位下降,以及支付工具創新、央行數碼貨幣(CBDC)發展領先全球角度,不排除中國他日能夠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權力遊戲中與美國分庭抗禮。 華府財金官員過去應對關於美元霸權地位可能不保的措詞通常有「制度優越」。瑞銀財富管理投資主管基爾(Barry Gill)不否認,現時美元地位優於人民幣的背後包括美國有透明的司法制度、尊重外國投資者的權益,但人民幣可以從其他途徑挑戰。 瑞銀撐買華國債降風險 他指,一隻貨幣要成為儲備貨幣,歸根究柢還是看能否為持有者儲存價值、方便他們支付,亦即經濟學原理的貨幣基本用途。即使美元的價值尚算穩定,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優勢就不是那麼固若金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走出國門,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而且數碼人民幣較其他CBDC領先,這種先發優勢有望讓中國得以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更重要的是,現在美國應對地緣政治衝突的首選方式,就是把與其對立的國家踢出美元體系,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 一個經濟體持有某隻外幣與否的考慮條件之一是該貨幣有沒有豐富的增值工具,如美元有流動性充沛、可「躺平」收息的美國國債,以及競爭力強勁的美國企業所發行的股票。中資股暫時處於捱打狀態,但基爾指出,中國國債能為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因為中國通脹低、經濟增長依然穩健,並且在西方全速收水期間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國債的走勢與美債之關連度愈來愈低。 基爾又引用歷史︰「一隻貨幣不復存在原因只有一個─政府無法抵禦印錢的誘惑」。事實上,華府債務可持續性持續惹憂。儘管美國兩黨日前就聯邦政府預算達成初步協議,財長耶倫仍不敢斷言政府本月底會否停擺。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則估計,聯邦政府於9月底止本財政年度的淨發債額高達1.6萬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下財年會正式破頂。 美財赤佔GDP恐衝上8% 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稱,不論誰入主白宮都會大舉花錢,「美國早晚出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估計,2022年美國財赤不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未來4年卻會在6.5至8%徘徊,利息支出也會在2028年前升至GDP的4.5%。 美進口來源 內地落第二 與此同時,中美經貿逐漸脫鈎之勢甚為明顯。剛出爐的去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為632.07億美元,按年縮0.95%,主要是服務順差擴大,抵銷貨物逆差擴大的影響;同月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215.91億美元,按年微升1.36%,但首11個月累計按年縮28.39%至2,573.38億美元,中國貨首11個月在美國進口金額的份額更按年下跌2.83個百分點至只有13.85%,不再是最大來源國,地位由墨西哥取代,比率按年升1.48個百分點至15.47%。 轉載自: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110-0110_00202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