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24, 2022

一文概述設計治理代幣的框架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糾結於流動性治理代幣的概念。我將協議的心智模型視為準國家,因此我傾向於將每次治理投票視為類似於選舉中的投票。在這種框架下,你可以通過購買流動性代幣來購買選票的想法似乎很荒謬——在選舉中購買選票是非法的,那麼為什麼它應該成為在web3中獲得影響力的主要方法? 重要的是,上面的邏輯依賴於幾個核心假設: 協議是網絡國家,因此類似於國家 治理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獲取代幣的方法決定的 治理權讓代幣持有者對協議的未來方向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權 然而,web3中的許多項目實際上並沒有遵循這些假設。因此,為這些項目設計治理,毫不奇怪是一個更加細微的話題。問題是,我們看到這個領域的許多項目都採用了一種一刀切的治理模式,而實際上,代幣的設計應該更多地是由背景驅動的。 因此,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幫助勾勒出一個設計治理代幣的框架。團隊必鬚根據一些關鍵決策點進行調整,而每個團隊如何選擇應該影響到與他們的治理代幣相關的購買情況和影響範圍。 在設計治理代幣時,團隊應該問自己: 我們的項目是更像一個公司還是一個國家? 我們願意把對項目方向的控制權交給治理者的程度如何? 我們甚至需要推出代幣嗎? 讓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公司vs.國家確定一個項目是否更接近於走公司還是國家的道路是決策樹的主幹。公司是追求利潤的,因此對股東價值進行優化;執權者的動機主要是金融,因此一個傾向於財閥治理的系統(即一個由資本決定影響力的系統)可能與公司的目標更一致。 另一方面,雖然金融動機肯定會驅動一些決策,但國家有一套更多元化的價值觀。特別是,國家經常為創造和維持公共產品而優化。在這個意義上,旨在最小化提取和促進廣泛的生態系統發展的協議類似於這樣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看到以太坊和Optimism對公共產品融資的關注。由此可見,類似國家的項目傾向於為更多的利益相關者服務,因此應該努力實現更民主的治理體系。 團隊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他們的項目是像公司還是像國家——應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治理代幣是通過資本還是非財務貢獻獲得。越像公司,允許用戶購買治理權就越合理:代幣持有者和項目的動機都主要是經濟方面的,所以通過經濟手段進行購買與激勵機制是一致的。一個項目越像一個國家,就越有必要讓治理代幣被賺取而不是購買。 控制的程度項目應該問自己的下一個問題是他們願意提交給治理的控制範圍。這個提示主要是關於與獲取治理代幣相關的風險,以及如何防範這些威脅。 流動性代幣使項目面臨大量新的攻擊載體——敵意收購、股東維權主義、空頭擠壓等等。我們看到,一些利益相關方在公共股票方面的做法最終將滲透到web3中。項目需要考慮它們的防禦策略,限制代幣持有者可支配的決策集可能是實現這一點的一種方法。 相比之下,使用賺取的代幣進入的門檻要高得多:影響力可能是在幾週、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通過完成一系列任務獲得的,這些任務顯示了對項目長期發展的承諾。賺取的代幣不能在一天內買入和售出,這意味著項目和其管理者之間的關係已經建立了一段時間。其結果是更深層次的信任,這反過來應該擴大項目願意授予代幣持有者的控制權範圍。 擴大控制權範圍有其自身的缺點。由委員會達成共識可能會耗費時間和精力,這對於需要在加密領域的快節奏環境中優化敏捷性的項目來說可能不太合適。當然,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這種情況:投票的時間限制實現了必要的最後期限,動態授權改善了治理者可以選擇的範圍,並且存在許多機制來解決僵局。但對於那些確實需要速度和適應的領域,最終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創始人保留對這些決策的權力。 項目是否需要治理代幣?值得注意的是,項目可以在不授予治理權的情況下收集社區意見。為了擁有代幣而推出代幣,可能會在無意中歪曲產品信號,並分散團隊對項目核心重點的注意力。 我們的論點是,代幣是用戶擁有的網絡的基礎,從長遠來看,這些社區驅動的網絡創造了更強大和繁榮的生態系統。但是,治理代幣並不是使用戶成為所有者的唯一方法。代幣可以用來創建共享安全和協議中的股權,授予用戶對社區或活動的訪問權,分配收益,等等。創造新的所有權體驗的設計空間仍然是一個開放的領域,團隊不應該僅僅為了增加額外的效用而感到被迫賦予代幣以治理權。 漸進式民主化最後,在公司與國家之間沒有錯誤的選擇。在一天結束時,雙方都在尋求價值創造的最大化。主要的區別是,公司是通過價值獲取來實現,而國家則是通過更廣泛的價值增值來實現這一目標。 此外,選擇作為 “公司”出發並不排除項目向 “國家”的一端發展。項目是動態的,代幣應該是迭代的,而且用戶群體的需求和願望也在變化。項目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漸進式民主化(對Jesse Walden的漸進式去中心化的一種改進)。項目總是可以選擇根據用戶的聲譽或歷史貢獻,授予用戶擴展管理權限的子集。事實上,這可能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創建一個具有一些基本權利水平的流動性治理代幣,但用戶可以通過任務或步驟來獲得更多具體領域的治理權。

一文概述设计治理代币的框架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纠结于流动性治理代币的概念。我将协议的心智模型视为准国家,因此我倾向于将每次治理投票视为类似于选举中的投票。在这种框架下,你可以通过购买流动性代币来购买选票的想法似乎很荒谬——在选举中购买选票是非法的,那么为什么它应该成为在web3中获得影响力的主要方法? 重要的是,上面的逻辑依赖于几个核心假设: 协议是网络国家,因此类似于国家 治理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获取代币的方法决定的 治理权让代币持有者对协议的未来方向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权 然而,web3中的许多项目实际上并没有遵循这些假设。因此,为这些项目设计治理,毫不奇怪是一个更加细微的话题。问题是,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的许多项目都采用了一种一刀切的治理模式,而实际上,代币的设计应该更多地是由背景驱动的。 因此,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勾勒出一个设计治理代币的框架。团队必须根据一些关键决策点进行调整,而每个团队如何选择应该影响到与他们的治理代币相关的购买情况和影响范围。 在设计治理代币时,团队应该问自己: 我们的项目是更像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国家? 我们愿意把对项目方向的控制权交给治理者的程度如何? 我们甚至需要推出代币吗?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公司vs.国家 确定一个项目是否更接近于走公司还是国家的道路是决策树的主干。公司是追求利润的,因此对股东价值进行优化;执权者的动机主要是金融,因此一个倾向于财阀治理的系统(即一个由资本决定影响力的系统)可能与公司的目标更一致。 另一方面,虽然金融动机肯定会驱动一些决策,但国家有一套更多元化的价值观。特别是,国家经常为创造和维持公共产品而优化。在这个意义上,旨在最小化提取和促进广泛的生态系统发展的协议类似于这样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看到以太坊和Optimism对公共产品融资的关注。由此可见,类似国家的项目倾向于为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因此应该努力实现更民主的治理体系。 团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他们的项目是像公司还是像国家——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治理代币是通过资本还是非财务贡献获得。越像公司,允许用户购买治理权就越合理:代币持有者和项目的动机都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所以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购买与激励机制是一致的。一个项目越像一个国家,就越有必要让治理代币被赚取而不是购买。 控制的程度 项目应该问自己的下一个问题是他们愿意提交给治理的控制范围。这个提示主要是关于与获取治理代币相关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威胁。 流动性代币使项目面临大量新的攻击载体——敌意收购、股东维权主义、空头挤压等等。我们看到,一些利益相关方在公共股票方面的做法最终将渗透到web3中。项目需要考虑它们的防御策略,限制代币持有者可支配的决策集可能是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 相比之下,使用赚取的代币进入的门槛要高得多:影响力可能是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获得的,这些任务显示了对项目长期发展的承诺。赚取的代币不能在一天内买入和售出,这意味着项目和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其结果是更深层次的信任,这反过来应该扩大项目愿意授予代币持有者的控制权范围。 扩大控制权范围有其自身的缺点。由委员会达成共识可能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这对于需要在加密领域的快节奏环境中优化敏捷性的项目来说可能不太合适。当然,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这种情况:投票的时间限制实现了必要的最后期限,动态授权改善了治理者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且存在许多机制来解决僵局。但对于那些确实需要速度和适应的领域,最终最好的选择可能是创始人保留对这些决策的权力。 项目是否需要治理代币?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可以在不授予治理权的情况下收集社区意见。为了拥有代币而推出代币,可能会在无意中歪曲产品信号,并分散团队对项目核心重点的注意力。 我们的论点是,代币是用户拥有的网络的基础,从长远来看,这些社区驱动的网络创造了更强大和繁荣的生态系统。但是,治理代币并不是使用户成为所有者的唯一方法。代币可以用来创建共享安全和协议中的股权,授予用户对社区或活动的访问权,分配收益,等等。创造新的所有权体验的设计空间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团队不应该仅仅为了增加额外的效用而感到被迫赋予代币以治理权。 渐进式民主化 最后,在公司与国家之间没有错误的选择。在一天结束时,双方都在寻求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主要的区别是,公司是通过价值获取来实现,而国家则是通过更广泛的价值增值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选择作为 “公司”出发并不排除项目向 “国家”的一端发展。项目是动态的,代币应该是迭代的,而且用户群体的需求和愿望也在变化。项目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进式民主化(对Jesse Walden的渐进式去中心化的一种改进)。项目总是可以选择根据用户的声誉或历史贡献,授予用户扩展管理权限的子集。事实上,这可能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创建一个具有一些基本权利水平的流动性治理代币,但用户可以通过任务或步骤来获得更多具体领域的治理权。

China begins next phase of CBDC testing with e-CNY payment for public transport

Scan and pay with e-CNY is now available in multiple Chinese cities for citizens looking to ride their local buses and subways. According to multiple sources, on Tuesday, China officially began rolling out the next round of it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 pilot test program. In the city of Guanzhou, it is now possible to pay …

China begins next phase of CBDC testing with e-CNY payment for public transport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