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跨鏈橋的未來:全鏈互操作成必要,流動性橋將沒落
本文希望探討的是:跨鏈橋的未來是怎樣的?什麼樣的跨鏈協議更有前景?什麼樣的跨鏈應用更有可能獲得大規模採用?開發者應該採用什麼方式來構建跨鏈應用?(前情提要:多簽跨鏈橋頻暴雷,該如何消除中心化風險、提高安全性? )(背景補充:Bankless:為什麼跨鏈橋如此脆弱?速懂三種驗證方式的安全性 ) 本文目錄 在Web3 生態中,跨鏈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打破鏈間孤島、實現萬鏈互聯的關鍵設施。在過去,人們對跨鏈技術的探索和實踐非常活躍,相關的跨鏈橋產品已經達到上百個,有的致力於構建一個統一的互操作層,有的則試圖打通多鏈資產流通,願景不盡相同,在技術方案上也各有取捨。 下文中,作者將對跨鏈橋的發展趨勢展開探討,並先丟擲三個核心論點: 正文:跨鏈技術可以理解為是擴容的延伸,當一條鏈不足以承載所有交易請求時,那就讓多鏈來承載,用跨鏈橋將他們連線起來。要理解跨鏈橋,首先要理清跨鏈橋要解決什麼問題,以此分為不同的層次。 簡單來看,跨鏈橋可以分出 協議層 和 應用層。協議層負責為跨鏈訊息傳遞提供一個安全、有序的平臺,而應用層則基於該平臺構建 dApp 以面向使用者,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各類需求。 跨鏈橋在協議層的演化 協議層的核心是跨鏈訊息傳遞的安全機制,也就是對跨鏈訊息的驗證方式。根據驗證方式的不同,以及 Vitalik 等人的想法,業內曾將跨鏈橋劃分為三種:基於hash時間鎖的原子交換、見證人驗證 和 輕客戶端驗證。後來,Connext 創辦人 Arjun Bhuptani 將跨鏈橋歸納為本地驗證、外部驗證和原生驗證三種正規化。 最後,大多數跨鏈橋還是採用外部驗證方案,使用者的 Gas 成本和開發實現成本都相對較低,且支援任意訊息跨鏈。但外部驗證最被詬病的就是安全性,無論是今年暴雷的 Multichian ,還是此前被駭客盜取金鑰的 RoninBridge(Axie Infinity 官方橋) 和 HorizenBridge(Harmony Chain 官方橋),都在告訴我們, 單純的外部驗證方案無法成為跨鏈橋的終局! 延伸閱讀:Multichain停止營運!CEO趙軍遭中國警方逮補,冷錢包和助記詞全沒收 跨鏈橋的安全隱患阻礙了跨鏈 dAPP 的發展,應用層在設計相應業務時變得十分謹慎,一來要儘可能避免與跨鏈互操作有關的環節,二來知名應用會傾向於自建跨鏈橋(AAVE、Maker、Compound 等頂級 DeFi 專案都是如此)。可以想像,在一座治安很糟糕的城市,人們會選擇儘量不出行,富人出行時則會自帶保鏢。 但讓人欣慰的是,新一代更安全的跨鏈橋正在快速成長起來,它們當中有 LayerZero、Chainlink CCIP 這樣的雙安全層橋;有將 ZK 技術和輕客戶端結合的 ZK 橋(代表專案:Polyhedra、MAP Protocol、Way Network);有將經濟博弈機制用於保護跨鏈安全的樂觀驗證橋(代表專案:Nomad、cBridge );還有將 ZK 和 T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