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下發區塊鏈金融應用評估規則,聚焦應用安全性

據報,中國央行近日通知稱,《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已經審查通過,並開始下發執行。該規則聚集在應用安全性,要求金融機構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區塊鏈技術應用風險防控機制,定期開展外部安全評估,推動區跨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範應用。

報導稱,區塊鏈技術由於具備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能夠解決銀行在支付與清結算、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等業務領域的“痛點”,目前已經有不少銀行將此技術落地應用到一些具體場景。

由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務落地的場景越來越多,對資料資訊的保護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前提。

一家股份銀行的資訊技術部人士稱,共用、透明的特點也意味著銀行的資料在其他方面會做成副本,這就有資訊洩露的風險,“區塊鏈在應用上也面臨隱私資料洩露的挑戰,…如何做到上鏈資料只可驗證不可直接查詢可見,這是技術上必須要達到的效果。”

報導指出,在安全評估方面,評估規則就涉及基本要求評估、性能評估、安全性評估等多個方面,規定了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的具體實現要求、評估辦法、判定準則等。其中,在評估方法上,推出了查閱材料、查看系統、訪談人員、測試系統四個方法。

今年2月,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等撰文稱,當前與區塊鏈相關的技術仍存在風險隱患,要標準先行,充分借鑒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中的經驗教訓,避免“先污染後治理”,特別是要關注外部性風險可能對金融安全產生的影響。制定技術標準和業務規範,可提升中國在金融區塊鏈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轉載自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