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大教育機構舉辦全馬首創人工智能(AI)機器人競賽,讓參賽者學習更高階人工智能機器人應用,提升未來競爭力。
我國教育部將在2027年將人工智能和編程納入基礎教育,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我國必須更早作出準備,迎接未來。
因此,獨大教育機構將在全國中小學推動人工智能課程,由專人教導各校教師,再由教師教育學生,讓人工智能教育更普及化。
辦五大活動
獨大教育機構代表團今日拜訪《南洋商報》,向本報講解該機構2025年的五大活動,即獨大-馬中職業教育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競賽、在全國中小學推動人工智能課程、舉辦“魯班獎”及獨大56周年慶晚宴暨籌募發展基金。
代表團有獨大教育機構秘書長陳正錦、副秘書長林澤民、副財政兼職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偉義、職教委員會委員陳為恒、助學金委員會委員林慧慧及執行秘書周麗娟;代表團獲《南洋商報》副總編輯楊荔婷和助理新聞編輯(新聞專題)何燕羚接待。
激發創新精神科技興趣
陳正錦說,由教育部副部長辦公室主催、中國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讚助支持、拉曼大學李光前理工學院聯辦、中國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和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2025獨大-馬來西亞中學生人工智能機器人競賽”,將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技興趣。
這項競賽的主題是“用人工智能機器人賦能生活,創造可持續的未來”,宗旨是推廣與普及編程、機器人及AI教育,全面提升社會的科技素養,同時激發學生對“STEM”科學的興趣與潛能,培養未來產業所需的科技人才。
“我們原訂這項比賽有約30隊(兩人一隊),沒想到反應熱烈,多達108隊來自柔佛、馬六甲、吉隆坡、雪蘭莪、檳城、霹靂、吉打和砂拉越的中學隊伍參賽。
所有參賽者今年3月開始接受兩個月模塊化編程培訓,提交主辦方設置的模塊化編程設計方案和報告。”
他說,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將接受一個月人工智能機器人設計培訓課程,最後需根據主辦方設置的挑戰,自行為機器人進行模塊化編程設計、操練和優化機器人;總決賽將於6月14日在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