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頭與監管機構雲集AWS Financial Services Executive Forum and Luncheon,探討AI驅動的未來藍圖McKinsey’s 2025 State of AI report
金融服務業在生成式AI投資方面絕不含糊。世界經濟論壇與Accenture發表的白皮書揭示,預計到2027年,行業在這方面的支出將達到970億美元。雖然金融業因嚴格的監管框架及合規要求而保持謹慎,但發展勢頭不容忽視,AI在處理更複雜業務場景的潛力已經顯而易見。
McKinsey’s 2025 State of AI report指出,21%的金融服務機構已在風險、法律和合規職能中採用這項變革性技術,遠高於11%的行業平均水平。加上最近DeepSeek的突破性發展,業界對生成式AI的樂觀情緒高漲,這為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 Financial Services Executive Forum and Luncheon提供了絕佳的討論契機。
2025年AWS金融科技峰會:Leave Your Legacy · Redefine Your Future
在2025年3月20日的閉門會議上,行業巨頭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最熱門的行業話題。以「Leave Your Legacy · Redefine Your Future」為主題,這場全天活動通過一系列主題演講、專家討論和互動展示,探索科技的變革潛力。議程涵蓋生成式AI、數據創新與分析、安全與韌性,以及客戶體驗提升等範疇,為業界提供最佳實踐指南。
回顧過去:為AI突破繪製路線圖
中國短期仍面臨芯片短缺 惟國產芯片質素已提振
至於芯片供應的短缺問題,總體而言,摩通預計半導體產業的收入在2026、2027兩年都可以維持雙位數百分比的增長。
Gokul Hariharan提出,中國公司越來越傾向依賴國產芯片,而國內的芯片供應鏈仍在建構中,所以中國可能還會在某種程度上面臨芯片短缺,至少到明年都可能如此。但摩通也指出,新一代國產芯片的品質已算不錯,且正在快速改進,例如華為、寒武紀、百度(9888)等。
科企將AI整合進入原本殺手級應用 聚焦垂直領域
而從應用端,摩根大通亞洲TMT行業研究聯席主管姚橙(Alex Yao)指出,相信明年科企仍會積極在原生的生成式AI的應用上創新,且從單一功能轉向多功能。
他坦言,並不能確定AI一定會誕生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但大型科企都在不遺餘力地把AI整合進入其原本的殺手級應用中,例如騰訊(0700)的微信、阿里巴巴(9988)的淘寶。他明言,雖然尚未在亞洲見到AI貨幣化的明顯跡象,但AI已經逐漸針對垂直領域,主要是可以幫助節省成本,為企業客戶創造價值。
中國Robotaxi成本低具競爭力 料明年啟海外大規模運營
Alex Yao續提出,AI另一個關鍵應用是無人駕駛車Robotaxi,中美兩國的成本存在顯著差異,美國的成本大約在15萬美元,而中國則低至4至5萬美元,這令中國方案在國際市場會更具競爭力。
他表示,中國的Robotaxi廠商都在尋求出海,包括前往中東、部分歐洲國際以及東南亞,由中國企業提供資金成本和算法技術,而當地監管機構或出行廠商,提供消費者網絡。其表示,已經見及該模式開始成為趨勢,預計明年會是此種模式在中東等國家,開始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第一年。
原文網址: AI泡沫論|摩通料AI硬件潮延續至2027年 科企估值合理EPS續上修 | 香港01
資訊來源: :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9435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